按晶系的不同,空间格子具以下十四种类别。详情请见下表,点击各图,可观察相应的3D模型。
晶系 | 原始格子(P) | 底心格子(C) | 体心格子(I) | 面心格子(F) |
三斜 | ![]() |
C=I | I=F | F=P |
单斜 | ![]() |
![]() |
I=F | F=C |
斜方 | ![]() |
![]() |
![]() |
|
四方 | ![]() |
C=P | ![]() |
F=I |
三方 | ![]() |
无 | I=F | F=P |
六方 | ![]() |
无 | 无 | 无 |
等轴 | ![]() |
无 | ![]() |
![]() |
晶体的基本性质和外形规律特征的根本原因在于它内部的空间格子构造,在理想晶体中,其内部质点均按照格子构造规律排列。平行六面体是空间格子的最小单位,整个晶体结构可视为平行六面体(即晶胞)在三维空间平行的、毫无间隙的重复堆砌而成。晶体的空间格子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1、原始格子(P):结点分布于平行六面体的八个角顶上。
2、底心格子:结点分布于平行六面体的角顶及某一对面的中心。其中又可细分为三种类型:
①、C心格子(C):结点分布于平行六面体的角顶和平行(001)一对平面的中心;
②、A心格子(A):结点分布于平行六面体的角顶和平行(100)一对平面的中心;
③、B心格子(B):结点分布于平行六面体的角顶和平行(010)一对平面的中心。
一般情况下所谓底心格子即为C心格子,对A心或B心格子,能转换成C心格子时,应尽可能地予以转换。
3、体心格子(I):结点分布于平行六面体的角顶和体中心。
4、面心格子(F):结点分布于平行六面体的角顶和三对面的中心。